抽动症又叫做抽动秽语综合征,是一种以肢体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。据临床医学发现,抽动症一般在宝宝3~15岁之间发病,男孩患病的概率比女孩略高。
抽动症是儿童神经科的常见病,严格来说它不是一种躯体疾病,但是往往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不小的心理负担,由此可能进一步引起孩子的心理问题、学习问题和交往障碍。
在以下两种情形中,患儿的抽动症症状有可能会加剧。
1.感冒
有研究表明,感冒有可能会引发儿童抽动症或导致抽动症状加剧。
感冒为什么会引起抽动症?专家对此解释说,感冒会使孩子的身体免疫力下降,从而引起机体失调,导致抽动症的发生。另外感冒不仅会引发小儿抽动症,还有可能会引发其他炎症的发生并长期存在,较为常见的炎症主要有咽喉炎、角膜炎等,这些炎症也是引起抽动症发作原因之一。因为孩子有可能因鼻炎而养成吸鼻子的习惯性动作,也可能因为角膜炎而养成眨眼的习惯性动作,这些惯性动作也会引起抽动症。
2.沉迷电子产品
电子产品因其方便、功能多,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,尤其是小孩子,几乎一放学回家就抱着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不放,沉迷其中的各种游戏之中。然而,长期沉迷于电视或是电脑,极易加重抽动症的症状。
建议家长朋友尽量不要让孩子过早、过多接触电脑、电视,以免诱发或加重抽动症。对于抽动症患儿,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能责怪孩子,应采取良好的教育方式,为儿童创造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,让孩子消除压力、放松紧张心情,同时要避免孩子对任何不良习惯的模仿。
家长要正视孩子的抽动症,既不能忽视,也不能被吓到。要采用科学正确的方式帮助孩子早日摆脱抽动症的困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