喉炎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育儿宝宝咽炎的中医小儿推拿调理 [复制链接]

1#

小孩子抵抗力差,因此更易受病菌侵扰,有些幼儿因频繁感冒等患上了咽炎,吃了很多药效果也不理想,家长还担心有副作用。

中医学认为,本病多由风热邪*侵袭咽喉部,或胃腑素有郁热,上冲咽喉,或虚火上炎所导致。

因此治疗咽炎,家长不妨试试中医小儿推拿。

推拿方法一

1.患儿坐位或仰卧,家长以拇、食、中三指挤捏天突穴30~50次,然后,以拇指指腹轻轻按揉1分钟。

2.按揉天突穴、合谷穴1分钟。

天突穴:取穴时,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,天突穴位于颈部,当前正中线上,两锁骨中间,胸骨上窝中央。主治打嗝、咳嗽、呕吐、神经性呕吐、咽喉炎、扁桃体炎、喉咙的疾病。

合谷穴: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,自然半握拳,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,第二掌骨中点,拇指侧。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: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,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。

主治牙疼痛、牙龈疼痛、青春痘、赘疣、三叉神经痛、眼睛疲劳、喉咙疼痛、耳鸣、面部神经麻痹、口眼歪斜、打嗝等。这里顺便提及一下合谷穴指压的小窍门: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,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,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此穴道的疗效。

推拿方法二

治疗

1、治疗原则:祛邪解表,调理脏腑,清热泻火。

2、手法处方:清补脾,平肝清肺,运内八卦,清天河水,推天柱骨,摩腹,推涌泉。

3、方义:清肺,推天柱骨,清天河水——宣肺祛邪,清热泻火。平肝经——疏肝解郁,清热泻火。清补脾,运内八卦,摩腹——调中理气,养血生津,上助肺津,下助肾阴。推涌泉——引热下行。

4、加减治疗

⑴外感风寒型:加推三关,掐揉二扇门,拿风池以祛风散寒,发汗解表,三关穴是散寒之要穴;二扇门是发汗之要穴;风池穴是祛风之要穴,三穴相配,祛风散寒发汗功效较佳。

⑵外感风热型:加治外感常用四大手法,揉大椎以清热解表。

⑶阴虚内热型:加揉二人上马,补肾水,按揉三阴交以滋阴清热。

⑷肺胃实热型:加清大肠,退六腑,推脊柱以清泻实热。

⊙文章、图片来源:本文为平台原创或网络资源整理文章,不确定因素请咨询相关专业技师或医师。若涉及版权,请与小编联系,小编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